云计算 已评论

京东杨海明:从技术实践者到全能的服务者

2016-5-17 15:32

  【天极网云计算频道】2016年5月13-15日,由CSDN主办、为期三天的2016中国云计算技术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京东云首席架构师杨海明在会上做了《京东云探秘:从实践者到服务者》精彩演讲,会后,杨海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京东杨海明:从技术实践者到全能的服务者

  京东云作为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全产业链提供了各类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信赖的基础服务和一站式数据分析云服务。首先,杨海明向我们分享了京东做的一些事情,京东云的背景,京东云,包括云计算和大数据,主要是容器和虚机为主,把京东云进行产品化,细分为电商云、物流云、智能云及产业云,但其本质上都是电商的概念。交易是电商的本质,采购、促销这些构成电商平台。物流云,京东已经实现了当日达。产业云,政府有政策和数据优势,做电子信息化很多年数据是很多的,如果提供这些数据给老百姓,会变成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可以拿云计算代替传统场景,但是大数据还没有办法拿出特别清晰的业务模式证明大数据是可行的,所以这块需要垂直产业的概念。

  对于云计算和现在非常火热,京东云在这种环境之下,能运用自身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此杨海明表示,现在云计算公司也不少,存在竞争的问题,大家各有所长,京东擅长的可能是电商或者大数据的能力,其他的一些云各有自己的擅长,这里就存在合作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大家一块把这个云作大了这样的事情,所以这里面我的核心观点还是生态,就是如何构建我们这个生态,把所有在云计算里面的放再一个大家都能彼此接受的位置上,能共同作大,所谓京东杀入云计算已经不能叫蓝海,应该叫血海了。

  对于京东云的生态怎么建设的,又将怎样的规划?杨海明表示,在京东云生态的建设规划方面,业界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所谓京东模式,自营模式,另一种是平台模式,京东这个平台所做的事情是如何帮助买家找到卖家,或者帮助卖家找到买家,可以建一个平台,大家都把东西放上来,在云的生态里面会存在自营的模式加上平台的模式。互联网本身的运维和运营能力强大,云计算可以解决规模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双十一等消费节日,后台数据显示用户购买状态几乎直线上升。

  在谈到大数据平台方面,杨海明告诉我们因为技术分析这些基本的能力,另一个是建模的能力,这是业务能力,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用户画像的问题,你怎么去定义你的用户,然后基于他的特点你才能找到他的需求,给他推荐相应合适的东西,这个就是你说京东如何应用大数据能力,你在点击的时候,你可能在这个商品这个帽子停的时间超过了十秒,你很有可能你很喜欢这个款式的东西,后面就会相应推荐你这种类似的帽子或者跟帽子搭配的一些饰件,所以简单的说,大数据能力基于一个建模和分析,这是京东多年研发过程实现的两个基本能力。

  对于京东云把自己的本身能力分享出来,云计算在这方面它主要就是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杨海明告诉我们云计算是底下的基础平台,京东业务的是跑在这个平台上的,你上京东云申请了一个云主机,这个和商城上的云主机没有区别,技术输出就是同样的技术体系,同样的运维团队,同样的技术人员,甚至同一个老板,来管理京东内部的运营体系和京东云对外的输出能力。

  最后,对于京东云未来得发展的挑战,杨海明表示,微观层面的挑战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宏观的挑战就是我认为比较大的挑战就是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因为比较愿意接受云计算的公司大多为创业企业,因为首先它体量比较小,自建数据中心可能承担不起,第二个它确实也愿意尝试,但是对于这种老的企业是否愿意把自己传统的IT放弃掉,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点,所以宏观层面如果这个点突破,整个云计算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飞跃。

#+1你赞过了
人已赞
#
分享
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2023 天极网旗下网站

#
第三方账号登录
X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