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已评论

颠覆“末日”先思为快2013三大IT热点预测

2012-10-19 06:00

  【天极网服务器频道】【天极网服务器频道10月19日专稿】2012悄然走进冬季,“世界末日”的昭示是否能一蹴而就,无从得知,只能坐等天命。有些事情,我们改变不了;有些事情,我们一直在改变着……2013在不远处,乐观的人们翘首企盼着。走在“宇宙创新”最前线的IT产业,又将有怎样的一番“大动作”? 先“思”为快,2013IT界的热点趋势,笔者斗胆分析,欢迎拍砖。

 云服务:有增无减 提升用户信任度是关键

  云计算,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不远不近。关于云计算的概念讨论,已经算是个“老掉牙”的话题,然而,关于云计算落地的讨论,一直“新鲜”着。云落地意味着付诸行动,服务大众。云服务将是2013及未来很长时间会受IT厂商和用户关注的焦点。

  【1】数据佐证:未来五年,云计算相关投入复合增长率超26%

  Gartner的云计算分析师Ed Anderson指出,2012年,云计算预计增幅为19%,市场规模同比上一年910亿美元将扩展至1090亿美元。到2016年,云计算市场将达到2070亿美元的规模。而IDC也预测在2016年的时候,整个云服务相关投入会达到1000亿美元,而今年的投入预计会达到400亿美元。在未来的五年里,云计算相关投入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会超过26%。

  【2】盈利前景驱动IT厂商与用户举目青睐云服务

  根据以上Garner和IDC的数据分析,云服务增收是不争事实。谁愿意瞅着蛋糕被他方瓜分?IT厂商推出云服务争夺日益饱和的“云根据地”, 软件厂商从收取软件费用与软件维护费用到向用户收取软件服务费用的转变;硬件厂商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发展背景下, 硬件设备的销售量有减无增,向用户提供云服务将是其谋求弥补硬件销量滞后差额的途径。从用户角度看, 接受云服务,减少自身架设IT设施高额成本以及人员维护成本,可谓双向盈利。

  【编辑警言】云服务发展趋势不可阻挡,然而,其最大的优势也是其最大的弱势。无论是媒体文章还是厂商白皮书,关于云的描述,“灵活”与“安全”的优势词汇比比皆是。无疑,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云服务提供商,可以随时随地监测与优化企业业务数据,然而,似灵活还非灵活,云服务提供商一旦选定,就跟“联姻”似的,企业的业务一旦跟提供商绑定,自身很难进行一些特色修改和设置。而如果摒弃原服务提供商,重新选择,则需要根据新服务商的特点重新进行业务“匹配”,这成本投入不可小视。通过接受云服务,企业可以对自身的数据进行备份,而且可以监测,甚或可视化监测。然而,企业在对外进行防范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忽视服务提供商一端,服务提供商的权限大得很,企业的数据迁移在服务商一端,服务商如何对待企业数据无从得知。笔者建议,关键性业务仍然放在本地比较保险。

  软硬一体:服务当道 普及定制化避免同质化是抓手

  对任何一家软件厂商或者硬件厂商而言, 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日子不会好过多少, 源于软硬件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软硬兼施,转型成为一体服务商是未来IT厂商发展的趋势。

  【1】 个人消费领域:苹果成功 引来多少业界同仁眼红

  “每个热爱软件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硬件系统。”曾任苹果公司院士的Alan Kay这么说道。苹果确实做到了。苹果的每一款新产品一经推出既风靡全球,其成熟的iOS生态系统为其带来可观的利润。苹果的成功,引来无数业界同仁的眼红。继苹果之后,亚马逊推出Kiddle阅读器,也走向软硬一体化道路。而作为软件的巨头,谷歌与微软,甭管心里有多少不甘,仍然仿之, 谷歌推出自有品牌手机Nexus one,推出Nexus 7平板电脑、Nexus Q播放器以及Google Glass等产品。微软则推出自有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

  【2】 企业级领域:甲骨文、IBM的成功 引来多少业界同仁竞相效仿

  企业级领域一直是高利润高地,由于其推陈出新的时间周期较长,同样其设计研发难度也较大,一般的厂商很难撼动在该领域长期的霸主地位。企业级领域硬件服务器和存储,软件及服务诸如虚拟化、云、大数据等,其丰厚的利润引来众多厂商艳羡。甲骨文收购Sun,走一体化服务商道路,在数据库方面尤为突出;而IBM在其“智慧地球”牵引下,2012推出的专家集成系统PureSystem,为其软硬一体化服务增加重要砝码。挺进企业级市场,2012戴尔的呼声很高,联想的呼声也很高,戴尔今年9月收购企业管理软件厂商Quest Software,联想与EMC 携手合作。2013,还有多少厂商会走向软硬一体化服务商转型呢?可以一同期待。

  【编辑警言】软硬一体化,转型服务商是未来趋势。然而在推出整体服务时,如何避免服务同质化,注重服务个性化,关注用户定制化,是转型服务商企业需要思考首要节点。苹果的成功在于苹果的独一无二,IBM的成功在于IBM的“智慧”特色。无论是个人消费级还是企业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愈演愈烈。如果没有特色,只能沦为“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的境地。

  移动互联:遍地开花 颠覆“花开不多时”善寻方法弥补短板是上策

  根据IDC预测,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6.86亿部,平板电脑出货量也将猛增至1.17亿台。而根据Google与IPSOS合作的2012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总人口的33%,高达64%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高达97%的智能手机用户注意到了移动广告。

  “随时随地”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代名词。近日,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允博士在“Google创想时空”上发表《一个精彩的数字世界》演讲。刘允博士指出,“移动智能终端使我们能以更准确、高效的方式到达目标受众。这将给企业的营销方式带来变革,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商机。”随着智能终端使用群数量剧增,出奇招掌握终端用户粘性无疑将成为2013IT业界会继续观察的热点。

  【编辑警言】桌面一屏的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多屏世界已经展现。2011,厂商还在思考移动互联网,多屏世界是个什么玩意。现在,厂商已经纷纷瞄向移动互联网寻求新的商机。在2012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业界已有人士炮轰移动互联网已进入泡沫时代,明年将会进入沉寂期。笔者并不苟同。2013年,更多针对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手段将全面展开。移动的数字世界,随时随地的用户体验将遍地开花。很明显,根据IDC的数据,高达97%的智能手机用户注意到了移动广告,平台开发商、广告商、发布商、谁能不心动?移动广告将成为新兴的营销模式。移动互联网平台竞争将愈发激烈。然而刚起步的移动广告面临原有移动设备屏幕面积局限、缺乏用户准确数据抓取和分析以及一些不正当恶意软件欺骗用户现象时有发生,弊端存在,如何解决,如何提升目标用户的粘度?是涉足移动广告的各端厂商在新的年份不可回避的问题。

#+1你赞过了
人已赞
#
分享
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 #
  • #
  • #

©2023 天极网旗下网站

#
第三方账号登录
X
发布